◆ 黃嘉俊 -《人之老》創作動機
在臺灣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已成為事實,有越來越多人即將或已面臨老而無所終的困境。青春的確是一件痛快的事,但褪色凋零後又是怎樣的狀態和境界?關於老去,這是我們甚少討論關注和願意麵對的,擱置不談或許是一種逃避,但誰又能逃過老去的必然命運呢?
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。」到底人之老長得怎樣?生活又是什麼模樣?人之老生命的價值是否存在?勇敢地面對老去,也許才有能力讓我們真正好好活在當下。

◆ 黃嘉俊 -《人之老》劇情簡介
◆ 合作拍攝單位 -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

一對青梅竹馬但年齡即將百歲的夫妻,在戰火的摧毀下,兩岸相隔失散了近50年,再次相逢後,卻又是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,但這次他們決定不再分離,要彼此相守到最後。

「我愛你三個字,說完只要一秒鐘,證明卻要一輩子。」天長地久的愛情是電影也越來越少出現的情節,在真實的世界更是絕跡般地愈加罕見,為何真愛如此難?為何珍愛一個人這麼不容易?到底愛,除了熱情與衝動之外,還需要什麼?

◆陳芯宜 -《好好吃飯》創作動機
「你想要怎麼老?」每次訪問的尾聲,我都會問受訪者這個問題。而每一次,鏡頭前的受訪者總會沉默一下,然後說起某個人,某一件往事,或某個讓他們心有所感的畫面。關於老,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,要面對鏡頭說出來並不容易,對老人家而言是當前的處境,他如何去陳述人生至此的現況 ; 對尚未老去的人,「老」到底應該怎麼想像?

那一天,我們來到花蓮開始田野調查,每天跟著送餐員來回二百多公里一家一家送餐,或是由社工員帶領著我們到長輩家中拜訪。送餐、訪視,聽起來都很「例行性」,實則因為「人」的不同,每次感受到的溫度並不相同。對許多長輩來說,每天一或二餐的便當,已經不只是便當而已,那是溫暖和安慰,有人跟他們說話,有人在乎他們有沒有吃飯。對送餐員和社工來說,紮紮實實地照顧老人家的健康和生活,也不只是一份工作,而是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接觸,其中所觸動的是感情以及看待生命的方式。我們非常幸運能夠接觸到生活在花蓮海邊山裡的這一群人,因為認識他們而開始思索變老這件事。

◆陳芯宜 -《好好吃飯》劇情介紹
◆ 合作拍攝單位 - 門諾基金會

老年,是生命必經之路,在這段有陡有緩的路上,有的人走得平順安慰,也有人步履坎坷。你看見老年的光景嗎?

八十六歲的曾阿公年輕時候是個挑夫,失智而獨居的他,經常在水璉部落赤足漫遊,他要走去哪裡?他會記得回家的路嗎?即將滿百歲的王爺爺,身體健朗,最喜歡吃饅頭,這幾年自己不大做饅頭了,想吃的時候便搭公車到市場去買。八十八歲的秦伯伯也有失智症狀,卻沒有忘記自己曾經在韓戰中被俘虜,那一段吃不飽的時光很難捱,幾十年後想起來仍歷歷在目。

《好好吃飯》記錄走在這條路上的長輩們,年老後,孤獨的他們怎麼度過他們的每一天 ;也記錄著多年來陪伴與協助長輩的照顧者,他們的生活又是如何。

◆沈可尚-《日日喃喃》創作動機
「沒有人不會死亡。但當它突如其來走到你面前遮住光時,恐懼之外,你會接受到一股奇異的,充滿愛,意義,與絕望的召喚。於是很本能的,你只想留下一個身影,讓愛你的人知道,你是誰。」這是現在,我們看到那些慷慨展露生命的角色所展露的。但回到最初,我們究竟想從中窺視什麼?

反覆看著素材,就像複習原本偷翻到的私密日記。那些旁若無人,娓娓道出的不甘、掙扎、難捨、恐懼,竟與現實中的芸芸他者,編織出一個封閉的對應空間:一個因知死,而知生的空間。在那個空間中,我們透過他們的處境,聽到自己將會面對,無論發生在己身,或最親愛的人身上的那些瞬間時,將發出甚麼樣的聲響。因而本能地,選擇噤聲了起來。

或許,面對如此深重的題目,身為紀錄者的我們,只適合讓渺小的自己,坐在更安靜的角落,繼續專心聆聽吧。


◆ 沈可尚-《日日喃喃》劇情介紹
◆ 合作拍攝單位-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

呼吸死亡氣息的人們,吞吐中,叨絮地喃喃自語起來…

一對家庭美滿的教授夫妻、一對正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伴侶、一對相處時間可能跨不過第三年的父子,都同時聽見驟然臨身的倒數聲響。迥異的心境,竟悄悄地和他者產生若合符節的生命學習。

他們日日咀嚼著,那些心底必須直面,沒有答案的題目。雖是一幕幕的暗瘂劇場,卻讓攝影機從縫隙中,窺視到那些愛與被愛的微光。
詳全文
導演演員
相關